预备兵的运输是战争资源调度的核心环节。玩家需先在建设用地建立兵营并训练预备兵,兵营等级直接影响单次训练量,1级兵营每次可训练2500名,随等级提升最高可达6500名。训练耗时12小时,且需消耗铜钱和部队体力,但训练效率与队伍兵力无关,因此建议使用低兵力斯巴达队伍执行训练任务以节省主力部队资源。完成训练后,预备兵储存在兵营中,需通过大型要塞进行运输。大型要塞需建立在4级及以上土地或建设用地上,建造耗时4.5小时(同盟郡内可缩短至3小时),升级后能显著提升预备兵存储上限。
运输操作需通过点击大型要塞的运输功能实现。玩家需选择从预备兵营到目标要塞或野外军营的路线,输入运输数量时需特别若超过目标要塞的存储上限,超量部分将永久消失。若目标要塞上限为1.25万,运输1.3万则损失500名。运输过程中,预备兵实时转移至目标地点,前线部队可在要塞中直接使用立即征兵功能补充兵力,此机制大幅缩短了部队休整时间,尤其在攻城战和拉锯战中至关重要。需运输单向进行,无法从主城或分城反向输送预备兵,因此战略布局需预先规划兵营与要塞的位置关系。
高效运输依赖三大策略:把握运输时机,建议在夜间休战期或主力部队回城补兵时执行,避免战斗高峰期因操作延误战局;利用分城队伍专职训练预备兵,例如在分城建立2-3个兵营,通过斯巴达队伍循环训练形成预备兵流水线;采用多线运输机制,如在主战场周边建立3个大型要塞,分别存储1.5万预备兵,形成三角补给网络,确保各方向部队能快速获得支援。进阶技巧包括:通过民夫技术缩短建造时间,优先升级高频率使用的大型要塞存储容量,以及利用流浪军营地掠夺特性补充预备兵(需控制2级以上要塞接收)。
常见操作误区包括忽视运输上限、未及时升级兵营导致训练效率低下,以及过度依赖单一运输路线。优化方案为:在资源州腹地建立核心兵营群,通过连地机制覆盖多个战区;运输前使用标记功能计算各要塞实时存量;将主力部队征兵与预备兵运输错峰操作,避免资源挤占。数据测算显示,拥有6个满级兵营的玩家每日可产出3.9万预备兵,足以支撑3支主力部队持续作战,这种产能优势往往成为破局关键。